4月18日,在彭山区谢家街道谢家场社区种粮大户任和明流转的稻田里,70余名村民正忙着插秧。
“今年的插秧工作,我们还是采用了水稻小苗移栽技术。实施小苗移栽技术,能促进秧苗早分蘖、早成熟,为下半年栽种川芎、泽泻等中药材提供一个充足的成熟时间,为泽泻、川芎增产增收奠定了基础。”任和明介绍说,他家今年的水稻种植面积超过了200亩,去年采用了小苗移栽技术后,他栽种的水稻亩均产量超过680公斤、亩均产值超1850元。
入春以来,彭山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省委一号文件精神,一手抓疫情防控,一手抓春耕备耕,采取多种措施确保粮食面积和产量稳定,坚决抗牢粮食安全重任。眼下,正值水稻种植时节,全区14.36万亩水稻插秧工作已全面开启。
“水稻小苗移栽技术主要是针对中药材生产而制定的,水稻小苗移栽时间比传统插秧时间提早约20天,其收获期也比机插秧提前了10天左右,为下一季种植中药材提供了充足的时间。同时,小苗移栽后,因为生育期的延长,粮食产量提升幅度在10%左右。”彭山区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袁敬勇表示。
据了解,随着产业不断发展,近年来,彭山区打造了稻药现代农业产业园区,完善种植、加工、储存、销售产业链条,推进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。目前,该产业园区覆盖公义镇、凤鸣街道、谢家街道部分村,水稻制种和中药材轮作面积超过18000亩。
主办单位:新天地棋牌彭山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协办单位:各镇(街道)、区级各部门
网站维护技术联系电话:028-3760355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28-37603556
网站标识码5114220003 蜀ICP备19026839号-1 川公网安备51142202000001